>>您当前位置:首页 -> 社会 -> 社会万象
【民生关注】揪出身边隐患 共护生活安全
2025-09-18 09:18:12   
2025-09-18 09:18:12    来源:宁夏日报

银川市某小区的儿童游玩器材未标明产品信息。

银川市某小区的太空漫步机缺乏使用年限、合格证等信息标识。

  日常起居中,诸多风险潜伏于饮食、通信、居住、物流等高频生活场景,居民对它们“习焉不察”。然而,这些隐患看似微不足道,却可能对居民的财产安全、身体健康乃至生活秩序构成切实威胁。

  近日,记者在银川多个小区进行实地走访,挖掘快递包装、健身器材、手机软件等领域存在的隐形风险,呈现风险的具体表现和形成原因。同时,联动公安、邮政等相关部门及专业人士,给出针对性的防范建议和解决办法,为民众提供一份实用的生活指南。

  快递包装“信息漏洞”如何堵

  9月13日,银川市民张女士告诉记者,她每次收到快递后,都会习惯性地用笔涂黑面单上的个人信息,甚至偶尔用打火机轻轻烧黑关键区域。“常听说有不法分子专门收集面单信息用来诈骗或转卖,我这样做也是图个心安。”张女士的做法反映了居民对快递面单隐私泄露的共同忧虑。

  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该如何在邮寄快递时有效保护个人信息?自治区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提出几点实用建议:尽量选择驿站或快递柜收件,地址只需填写至小区或驿站,无需精确到门牌号;姓名栏避免使用真实全名,不体现性别、职业,独居者不妨定期更换收件人姓名;尽量通过官方App或小程序下单,主动勾选“隐私加密”选项,避免因优惠而使用第三方平台。此外,对已收到的面单,可用水擦、笔涂、刀刮或剪刀剪裁等方式破坏关键信息,也可使用修正液、牙膏等遮盖。

  该负责人特别提醒,如遇“快递退回”“到付”等异常情况,应先通过官方渠道核实,警惕“空包诈骗”。

  石嘴山市民朱先生对快递流程中的隐私保护提出疑问:“快递放驿站,工作人员会不会看到我的信息,比如家庭地址和手机号码?”对此,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回应称,目前全区已推行隐私运单“应用尽用”,该技术可隐藏姓名、电话等敏感内容,配合虚拟号码和去标识化处理,有效防范信息在收寄过程中被泄露。“快递员联系收件人时显示的是临时虚拟号,投递后立即失效,从技术上阻断了泄露风险。”

  为推动隐私运单全面落实,今年以来,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开展了两次专项整治,重点核查进出港快件的隐私运单使用情况。工作人员深入多家快递企业的处理场所及营业网点,对信息管理、面单打印、操作流程等环节进行检查,并督促企业加强信息安全培训。截至目前,全区累计抽查邮件快件3326件,隐私运单使用率达97%。“快递企业若未落实隐私运单,不仅威胁用户信息安全,也涉嫌违法。市民若发现面单未隐藏信息,可向发货地邮政管理部门举报。”自治区邮政管理局强调。

  小区健身器材“带病服役”向谁诉

  “健身器材有年限要求吗?我对这方面关注不多,只要器材能正常使用就行。”9月14日,记者来到兴庆区兴庆府大院小区,遇到正在太空漫步机上锻炼的李女士。她表示,尽管使用小区健身器材已成每日习惯,自己却从未留意过相关安全信息。附近几位老年居民也表示,对健身器材的维护情况缺乏关注。其中一位居民回忆,几年前小区健身器材的转盘曾出现损坏,“当时缺了个手把,过了几天就修好了,也不知道具体是谁来负责维修。”

  与李女士不同,兴庆区颐顺小区的张女士对健身器材安全信息更为留意。“我常去小区附近的公共广场运动,那里的健身器材上标注着锻炼方法、注意事项和合格证,用起来更安心。”张女士所说的运动场地,是兴庆区玉皇阁北街青山社区文化活动广场。记者在现场看到,广场内矗立着几排健身器材,涵盖太空漫步机、肩关节训练器等常见类型,每台器材上均配有铁制信息牌,清晰标注产品品名、型号、使用者最大体重限制及安全使用年限等内容。广场入口处还立有标识牌,注明健身器材的监制单位为自治区体育局,承建单位为宁夏一家商贸公司,并附带了售后服务电话。张女士告诉记者:“附近好几个小区的健身器材都没这么‘规范’,有些器材上什么标识都没有,让人心里没底。”

 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,目前银川市由财政拨款和体育彩票公益金支持的公共健身设施,日常维护和管理相对完善;而住宅小区内由开发商建设、物业公司管理的健身器材,则质量参差不齐。记者在多个小区都看到健身器械存在老旧、标识缺失等问题。例如,兴庆区某小区儿童游乐区内的滑梯城堡、摇摇椅、蹦床等设施,均没有任何名称或使用说明;另一小区中的扭腰器,柱身盖帽已丢失,却仍有居民照常使用。有居民表示:“不影响使用就好,报修也不知道找谁,反而麻烦。”

  小区健身器材出现破损,究竟该找谁进行维修?健身器材缺乏相关安全信息,又该由哪个主体承担责任?

  银川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称,根据《宁夏回族自治区全民健身路径使用管理办法》,健身器材的维护保养责任属于使用管理单位,小区内由开发商配套建设的健身设施,应由物业公司承担日常维修、管理和维护工作。银川市体育局会定期对小区健身器材的管理与使用情况进行抽查,并将发现的问题反馈给属地责任单位,督促其明确器材责任人,并在健身场地公示相关信息,确保损坏器材能及时维修或更新。

  针对健身器材“超期服役”现象,该负责人解释,自2011年《室外健身器材的安全通用要求》实施以来,各类健身器材的使用寿命已统一规定为8年。使用年限到期后,使用管理单位应主动予以拆除。他提醒市民,若发现健身器材存在安全标识缺失或超过使用年限的情况,可首先向小区物业反映,物业应按照相关规定申请更新或报废。

  老年人“电子钱袋”如何护

  “新手机里有好几个软件,想删又不敢删,怕把手机搞坏了。”66岁银川市民李建国道出了不少老年人的困扰。近日,记者走访荣耀、华为、小米、vivo等品牌手机旗舰店发现,安卓机型虽普遍预装有淘宝、闲鱼、抖音、快手等娱乐软件,但这些品牌的预装软件均可后期手动卸载。

  然而,老年人使用手机的风险不止于预装软件。网页视频中突然弹出的广告弹窗、误触链接后下载的收费软件,仍是悄然掏空养老钱的“隐形黑手”。

 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,为破解这一难题,部分主流手机品牌已从系统层面搭建防护屏障:华为系统会对下载软件进行实时扫描,安装非正版软件时需验证密码,从源头阻断恶意程序入侵;荣耀、vivo等品牌则自带“清理管家”,无需老年人额外下载工具,即可一键清除手机垃圾与潜在风险文件。

  针对老年人最头疼的广告弹窗问题,多款机型的“老年人模式”或“长辈关怀模式”展现出实用价值。开启该模式后,系统自带的浏览器及多数主流软件的广告弹窗会被自动拦截,屏幕上的字体、图标也会同步放大,降低操作难度。如小米note15pro的“长辈关怀模式”可以拦截推销电话与诈骗信息,减少被骗风险。

  “技术防护是基础,意识提升才是关键。”近日,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通报了近期辖区发生的典型案例:62岁的杨先生在家刷抖音时,在直播间看到“AI赚钱”项目,他联系对方后,按指引下载了某网购软件,并在该软件上注册开网店。随后,对方让杨先生购买黄金并邮寄给另一人,还称通过这种方式兑换美元货款就能盈利。杨先生照做后,不仅未收到货款,还被诈骗7万余元;55岁的宋女士在家刷抖音时,刷到一条对直播带货赚钱进行教学的视频。心动的她与对方取得联系,随后按要求下载某聊天App,并通过对方发送的链接进入一个用于开设网店的网站,在对方的诱导下,为获取更多收益,宋阿姨陆续充值,先后投入3.5万余元,直至网站突然无法打开,宋女士才惊觉自己被骗。

  针对此类骗局,金凤区公安分局民警提示老年居民,不要轻易点击陌生链接,对“轻松赚钱”“免费福利”类弹窗保持警惕;不轻易输入手机号、验证码,牢记验证码等同于支付密码;最好在家属协助下关闭手机广告推送,定期检查支付工具的自动扣款与免密支付设置。同时,谨慎下载App,仅从官方应用商店获取软件,且务必安装“国家反诈中心App”,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。若接到自称“客服”或“官方机构”的来电,需立即挂断,随后通过平台官方电话进行确认,切勿通过对方提供的联系方式沟通。

  “老年人比较注重身体健康、投资理财方面的信息,所以在刷视频、浏览网页的时候容易被这些信息吸引。”金凤区七子连湖社区居民代玉莲说,“技术防护是基础,意识提升才是关键。我现在是社区反诈宣传团成员,专门上门给老年人提醒。”

  为将防诈提醒落到实处,七子连湖社区与银川市公安局金凤区分局连湖派出所联动开展“入户防诈攻坚行动”,社区24名网格员手持橙底黑字的“防诈牌”,逐户走进老年家庭,结合派出所梳理出的保健品诈骗案例,耐心讲解。“每次入户我们都会询问老人是否接到陌生来电、有无遇到推销人员、对转账汇款的态度,同时检查手机是否有陌生App、家中是否堆放可疑保健品、门窗是否贴有防诈提示。”社区工作人员雷春霞介绍。此外,社区还在公告栏、电梯间张贴防诈海报,定期在活动中心举办讲座,邀请民警讲解诈骗套路,今年以来,已累计入户1100余次,成功阻断4起诈骗苗头。

  “技术防护是‘盾’,警社联动是‘矛’,两者结合才能真正帮老年人守好‘钱袋子’。”连湖派出所民警赵毅航呼吁,子女们多花时间帮父母整理手机软件、调试防护功能,让老年机既能满足日常娱乐需求,又能成为守护养老钱的“安全屏障”。(记者 智慧 张涛 王雨婷 实习生 黎霁玥 文/图)

【编辑】:王小梅
【责任编辑】:任岚